球赛押注app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专业生产加工、定做各种金属工艺品

国内金属工艺品加工专业厂家
全国服务电话 全国服务电话0666-4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电话:0666-4661
当前位置:在线留言
老干妈“断网”背后 :辣椒议价能力弱 有工人因“休息太多挣不到钱”辞职
发布时间:2023-03-21 20:07:02 来源:球赛押注app

  官方公众号、断网抖音号长时间停更 。老干力弱官方微博停止运营 ,妈背甚至未通过企业资质年审。后辣在“断网”以后,椒议老干妈反而在网络上获得大量曝光,有工各种猜测纷至沓来。人因对此 ,休息老干妈回应红星资本局称,太多“公司的到钱运营情况一切正常。”

  2月中旬 ,辞职红星资本局赶赴贵州,断网实地探访老干妈的老干力弱新旧工厂、辣椒种植基地。妈背

老干妈“断网”背后:辣椒议价能力弱 有工人因“休息太多挣不到钱”辞职

  以前拉货的后辣车四五十辆

老干妈“断网”背后:辣椒议价能力弱 有工人因“休息太多挣不到钱”辞职

  现在一天顶多二三十辆

老干妈“断网”背后:辣椒议价能力弱 有工人因“休息太多挣不到钱”辞职

  沿着贵阳市朝钢路向东走,在道路末端 ,两侧都是老干妈的老生产厂区。中午的饭点  ,约11时许,不同车间的工人们从各个大门鱼贯而出,前往食堂。等陆续吃完了饭 ,道路两侧就变得热闹起来 ,工人们三三两两聚成一堆,有人吸烟、有人聊天 ,也有人选择打游戏或刷短视频 。

  和老干妈品牌一样 ,它的工人们也长时间处于“断网”状态。红星资本局了解到,老干妈的工人是两班倒 ,每一班基本都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且不允许携带手机进入生产车间内 ,工人要上网、玩手机,只能趁休息时间 。

  不过,如果主动为工人增加休息时间 ,受访的工人大多不愿意。有多名老干妈工厂的工人告诉红星资本局,一般来说 ,他们实行的上班制度是每月休息四天;不过,去年有一段时间,他们实行“上五休二” ,这也让他们到手的工资降低了 。

  一名普通工人告诉红星资本局  ,如果每月休4天 ,在扣除五险一金等后 ,她到手的工资超过4000元;若实行“上五休二”,到手工资会下降到3000元-4000元区间。

  相对于普工 ,炒制工人几乎可以说是老干妈工厂内工资最高的工种 。一名炒制工人称 ,他负责炒制辣子鸡(指风味鸡油辣椒产品) ,正常情况下到手工资应超过7000元。“去年有大半年的时间是‘上五休二’ ,扣五险一金后到手6000多元。”对于工厂调整上班制度的原因 ,有工人表示 :“公司效益不好”。

  想要观察老干妈的经营情况 ,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指标是来工厂拉货的货车数量 。老干妈工厂内的某位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其在老干妈工厂工作的时间超过5年,轮换过不同岗位,“以前来拉老干妈(产品)出去的车 ,一天四五十辆车很平常 ,最多的时候百八十辆车都有 ,现在顶多二三十辆。”

  “休息天数太多”

  是工人们的苦恼之一

  目前 ,朝钢路两侧的老厂区已经恢复一个月休息四天的工作制度,但位于见龙洞地铁站附近的新厂区 ,“休息天数太多”仍然是工人们的苦恼之一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新厂区外的挂牌名字为“贵阳南明春梅酿造有限公司”(老干妈品牌主体运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 ,下称“春梅公司”),这里主要生产香辣菜  、豆豉等产品 。

  2月12日 ,红星资本局在探访新厂区时 ,正好遇到一位工人打算递交离职交接表,她在某车间负责选豆子 。而在辞职原因一栏  ,她写了八个大字:“老是休息挣不到钱”。该工人去年10月12日入职,工作到今年2月 。她对红星资本局抱怨说 ,“老让我休息 ,(年后)我来6天 ,让我休息2天了 。”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 ,不仅仅是该车间 ,香辣菜车间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位香辣菜车间的工人告诉红星资本局 ,今年1月11日,他们放假回家,正月十六(2月6日)回工厂报到 ,报到后又放假 ,收假回来上了两天班,车间再次放假,“现在是淡季。”

  该工人还表示 ,去年车间经常放假。虽然社保等正常缴纳 ,但放假时间过长会影响工资 ,每月到手工资约3000到4000元,但人力招聘时对外宣称的月薪是4000到6000元。

  红星资本局以求职者身份向春梅公司的人力咨询淡季放假过多的问题时 ,对方表示,该工厂前几年没有淡季,去年是因为疫情放假较多,今年会有所好转,“今年库存已经没了,全部发出去了 ,销量很好”。

  经销商 :

  老干妈销量下滑

  竞品多了 ,味道变了

  不仅是工厂内的一线员工 ,经销商也感受到了消费者对老干妈产品需求的降低。

  2月15日,红星资本局走访了西南地区某大型批发市场。在11家对外批发老干妈产品的经销商中,有4家经销商明确表示老干妈产品的销量在下滑,3家表示去年与前年的销量差别不大 ,另4家未作明确答复。

  红星资本局发现 ,从2016年到2018年,老干妈品牌的主体运营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老干妈公司”)营收分别为45.49亿元、44.47亿元  、43.89亿元 ,呈现连年下滑趋势 。据北京商报报道 ,已退休的陶华碧于2019年宣布回归。当年,老干妈的营收也止住跌势,甚至在2020年创下新高——54.03亿元。

  但2021年,老干妈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2.25%,跌至42.01亿元,创下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有老干妈公司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陶华碧早就退休了 ,近几年都没有来过。

  对于老干妈产品销量下滑的原因 ,经销商孙女士认为是“现在辣酱品种多了。”而另一位经销商刘先生则认为 ,“老干妈没以前卖得好了,这正常,(因为)味道没有以前好吃了 。”

  和刘先生一样,有部分消费者也在网上吐槽老干妈产品的味道变了。不过,有老干妈工厂炒制车间的工人向红星资本局透露,她在这里工作了八、九年 ,现负责称重 、配比需要炒制的原料,每个人每天配数百大盆,而原料的比例一直没有变化,“1克都不能少 ,我用小秤看  ,(1克)还不到10颗白糖 、盐 。”

  如何突破困境

  那么,在比例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是否是原料供应发生了改变?

  事实上 ,早在2015年 ,就有媒体曾曝出老干妈用河南辣椒代替贵州辣椒 ,以此节省成本。当时 ,老干妈品牌的创始人陶华碧对媒体回应称,贵州辣椒与杂交品种相比 ,产量低 、抗病性不强 ,品种退化,种植成本高收益低,因而被边缘化 。简单归纳来看,老干妈使用贵州辣椒作为原料面临两重困境:①辣椒品种本身的问题;②成本问题。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年来 ,老干妈一直在尝试突破这两重困境 。

  困境1

  辣椒品种本身存在问题

  据官方微信公众号“微美湄潭”,2020年11月  ,老干妈公司与贵州绿色田园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田园公司”)签订协议,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5个镇建设老干妈辣椒生产种植基地10000亩,保证向老干妈提供优质干辣椒1500吨。

  红星资本局走访了位于湄潭县的某个辣椒生产基地,调查发现 :虽然宣称是“辣椒生产基地”,但该村内没有规模化成片种植辣椒,而是由每一户农民在各自的三五亩土地上栽种,种子由老干妈及田园公司提供(前两年免费、今年收费),并承诺以1.8元/斤的保底价收购 。

  农民们管发放下来的种子所属辣椒品种叫灯笼椒 、团子(方言音同)。正如陶华碧所说,多位农民均告诉红星资本局,相比他们过去常栽种的辣椒品种K58(方言音同),灯笼椒的产量较低 ,且抗病及抗风能力差。不过,灯笼椒虽然存在缺点,但也有自己的优势 。有农民对红星资本局称 ,正是由于灯笼椒的个头大,因此大约摘七八个、十来个灯笼椒就有一斤重。而k58辣椒的个头比较小,在同样手脚麻利的情况下,灯笼椒一天能摘350斤左右 ,k58辣椒一天只能采摘50斤左右 。

  在走访的过程中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现在农民们已经在培育辣椒苗,他们多选择搭配种植 ,大部分土地用来种植灯笼椒 、一小部分土地种植其他辣椒 。需要说明的是,2022年 ,灯笼椒和k58品种辣椒的收购价基本相同(3元/斤),若未来k58在市场上的价格高于灯笼椒,农民们对灯笼椒的偏好有可能消失 。

  困境2

  老干妈议价能力较弱

  由于上述辣椒生产基地的管理方式较为松散,多位农民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种子是田园公司方面提供的,灯笼椒收获后,却不一定要卖给他们 ,而是看谁出的价格高 。

  红星资本局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2021年、2022年 ,灯笼椒的市场行情比较好,市场价均超过田园公司保底价1.8元/斤 。一位刘姓农民对红星资本局回忆称,2021年,有一些做生意的小商贩开车来村里收辣椒,给出的价格为2元/斤  。当问及老干妈方面和田园公司是否会干涉农民把灯笼椒卖给其他人时,另有一位农民对红星资本局称 ,“干涉得了吗?我都卖了,你也不晓得。”

  不过 ,田园公司也会根据市场行情相应地上调收购价 。上述刘姓农民称  :“他们(指田园公司)一块多收了一天 ,收不到,后来加价收……”

  另以2022年为例 ,受访的农民们普遍表示 ,这一年田园公司对灯笼椒的收购价为3元/斤 ,他们基本上卖给了田园公司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连续两年的收购价都较高的情况下 ,田园公司取消了一些福利 。2021年免费提供种子和肥料  ,2022年仅免费提供种子 ,到了今年,种子需要农民自费购买 。

  2月14日 ,田园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去年收购的新鲜灯笼椒已进行了烘干等工序处理,大约5-6斤的新鲜灯笼椒烘干成1斤的干辣椒 。现在 ,这些干辣椒存放在其库房中。以此计算,田园公司的干辣椒产品成本约为15-18元/斤 。另据中椒网2月16日的遵义辣椒价格行情,灯笼椒(22年烘干椒)的价格分别为上统货15.2-15.5元/斤、好货16.8-17元/斤、精品18元/斤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张露曦 摄影报道 【编辑:房家梁】